部队数字化修理工间建设方案,助力维修效率与战备能力双提升
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推进,装备技术复杂度提升(如信息化装备、智能化武器系统占比增加),传统修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实战化保障需求。建设数字化修理工间,可通过数据打通、智能设备赋能、流程优化,实现 “维修效率提升、资源可视可控、故障精准预判”,为装备战备保障提供支撑。
一、建设背景
当前部队传统修理工间存在三大痛点:一是维修信息碎片化,装备维修历史、零件库存等数据分散在纸质记录或独立系统,无法实时共享;二是故障诊断依赖经验,新手技工对复杂装备故障排查耗时久,平均诊断时间超 4 小时;三是资源调度低效,零件缺料需人工核对库存,紧急维修时易出现 “等件” 问题,影响装备归建效率。
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推进,装备技术复杂度提升(如信息化装备、智能化武器系统占比增加),传统修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实战化保障需求。建设数字化修理工间,可通过数据打通、智能设备赋能、流程优化,实现 “维修效率提升、资源可视可控、故障精准预判”,为装备战备保障提供支撑。
二、建设目标
效率目标:装备故障诊断时间缩短50%以上,单次维修周期缩短30%,紧急维修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;
数据目标:建立 “装备 - 零件 - 人员 - 流程” 全链条数据库,实现维修数据、库存数据、人员操作数据100%数字化存储与共享;
安全目标:符合部队保密规定,实现数据传输、存储加密率100%,权限分级管控覆盖率100%;
实战目标:具备 “平战结合” 保障能力,可与野外抢修车、装备管理系统联动,支持机动维修数据互通。
三、核心建设内容
(一)智慧工间应用软件系统
平台软件是项目数字化管理的核心,覆盖 “计划 - 调度 - 作业 - 质检 - 数据” 全流程,具体功能如下:
维修计划管理:基于智慧工间应用软件系统,提供年度维修计划、任务、档案管理,通过信息看板图形化展示维修进度,支持管理者实时监控设备维修状态。
维度调度管理:支持出入场装备交接、任务分配、维修方案调整及资源申请查询,满足调度人员高效派发任务与优化维修方案的需求。
维修工单管理:面向维修人员,提供任务查询、修理作业指导、器材/装备申请、更换件登记功能,助力快速掌握任务进度与完成操作。
质量检验管理:自动按预设质检指标/等级推送质检任务至质检员,质检结果同步在工位机和信息看板展示,确保质检透明化。
维修数据管理:覆盖装备、器材、技术资料管理,及维修计划/方案/档案/质量信息查询,支持管理者追溯装备维修历史与评估使用情况。
装备故障收集:记录故障信息及隐患解决方案,构建故障维修知识库,为维修人员提供技术参考,加速故障处理。
综合态势展现:可视化呈现全旅装备基础信息、质量情况、携装/动用/维护/维修状态及故障趋势,辅助管理者掌控资源与制定决策。
智慧维修助手:基于维修技术资料、案例等多源数据微调LLMs,构建“数据向量模型+专业知识模型+AI助手”三部分体系,通过问答模式快速定位故障原因,提升维修效率与精准度。
系统管理:提供平台/日志/文件服务(上传/下载/预览/打印),支持账户登录与人脸登录,自动采集用户操作日志,同时管理电子书籍、音视频教程等资料。
软件定制开发:实现与装备器材仓库系统等接口对接,具备良好的扩展性。
(二)主要硬件设施建设
1、工位一体机
本公司研制的工位机,用于部署在综合修保间和车辆维修间相应工位,可安装维修作业软件平台,具有接收维修作业任务指令,实现维修作业引导、维修方案生成、维修作业登记、故障信息登记、质量检验登记和维修进度上报等功能。
- 操作系统:国产操作系统;
- 支持密码、指纹、人脸、NFC 保障卡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;
- 具有内置摄像头和外置摄像头(支持可视对话、便于拆卸);
- 具有指纹模块,支持指纹数量不低于 500 枚,准确率不低于 98%;
- 具有内置二维码扫描仪和外置二维码扫描枪,支持 Code 39,Code 93,Code128 一维码和 PDF417、QR、DM 等主流二维码;
- 集成维修作业系统,具备维修作业指导、维修信息登记、数据采集、质量检验 等功能;
- 可与移动信息终端连接,下发移动信息终端需要完成的维修作业任务,中转移动信息终端上传的数据。
一芯未来自主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超高频UHF RFID无源标签,支持GJB7377.1-2011 / 2018A 标准,自主技术,品质可靠,结合使用配套的GJBRFID读写设备,安全性高。
- 采用国密算法,支持设备管理与身份认证
- 大小尺寸:86mm x 54mm
- 封装材质:塑料PVC,表面可以个性化印刷
- 存储容量:4K大容量
- 读取距离 5 ~ 10米(与读写器及工作环境有关)
- 工作模式 只读,或读/写,防冲撞多标签读取,具有防冲突功能,具备灭活功能
- 工作温度 -30 ℃~+65℃
- 存储温度 -55℃~+150℃
- 数据传输速率 前向链路:32K bits/s~160K bits/s;反向链路:80K bits/s~640K bits/s
- 数据保存时间:大于50年
- 擦写次数:大于10万次
3、单装保障卡读卡器:保障数据处理与身份认证的可靠性。
4、打印机、装备信息看板:用于输出单据与展示维修信息。
5、其他硬件设施:高拍仪 、高速扫描仪 、工业级计算机等。
四、安全与保密体系建设
权限管控:采用“岗位分级授权”模式(如战士仅查看分管装备维修记录,技师可修改维修方案,管理员拥有系统配置权限),操作日志全程留痕;
数据安全:维修数据、装备信息采用军用级加密算法存储,定期备份至离线存储设备,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;
设备保密:所有数字化设备需通过部队保密认证,禁用外接USB接口(特殊需求需审批),系统定期进行漏洞扫描。
五、预期效益
维修效率提升:单次装备维修时间从平均8小时缩短至5小时,年维修量可增加20%,减少装备待修时间;
资源浪费减少:零件库存准确率提升至99%,避免过量采购或缺料问题,年节约零件采购成本15%;
人才培养加速:通过AR指导、故障知识库,新手技工独立维修能力形成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;
战备能力增强:实现“维修数据实时共享、故障精准预判”,装备战备完好率提升5%-8%,适配实战化保障需求。